合理运用数据提高结构化布线市场价值
随着资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,不管是政府或企业,都需要透过网路提供更多更方便的应用,云端运算资料中心、智慧医疗、智慧城市等各种大型网路建设及应用的兴起,也让政府及企业的机房运作负担大增,连带也让机房建设解决方案的竞争更加激烈。
机房建设遭遇的问题包括埠和频宽需求不断增加,机房空间日渐狭窄、设备无处安放,布线环境愈来愈脆弱等,尤其是现有布线系统若不能满足成长需求时,一旦必须进行二次布线,往往会引发额外维护开销和系统的风险。
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布线系统的可维护度势必会逐渐降低,IT人员想要准确移除废弃线缆和快速定位故障点的难度大增,系统当机时不能即时排除的潜在风险,自然也就随之提高。
因此,机房势必需要整体细致的布线系统规划设计,同时也要考量清楚在长期使用下,合乎规范的操作方式,才不会导致如大量废弃线缆(跳线)充斥在机柜上方、走线架及线槽内部等问题,进而大大增加了布线系统M.A.C.(移动、增加和变更)的难度,同时带来能耗增加等一系列问题,结构化布线系统(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;SCS)的重要性,也开始受到市场重视。
智慧城市发展推动结构化布线商机
事实上,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发展历史,早已超过数十年,甚至可以追溯到电脑与通讯产业协会(Computer & 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;CCIA)于1985年初提出大楼布线系统标准化之时,而美国电子工业协会(EIA)和美国电信工业协会(TIA)也同步开始标准化制定工作,并在1991年建立了‘商业建筑电子通讯布线标准’(Commercial Building Telecommunications Cabling Standard),为结构化布线系统奠定良好基础。
但时至今日,尽管IT机房已经成为公民营机构普遍常见的业务,但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业者而言,想要推动结构化布线系统,却仍然困难重重。由于大楼布线涉及到建筑、资讯通信、控制等多个领域,因此布线其实不见得就归IT部门管理,知名机房布线专家魔力门部落格版主ZMAN指出,前述因素导致机房的设计或施工往往必须要跨部门提需求,沟通非常费工夫,成为结构化布线系统推动的一大障碍,加上政府法规限制不合理,建设速度(如光纤到府)也不够快,往往导致机房设计或施工业者抱怨连连,难以施展身手。
更重要的是,结构化布线系统固然能够有效的解决远端化管理的效率、提高安全性、改善埠识别等维护和错误操作等一系列问题,但由于效益很难在机房运作初期就能迅速呈现,导致许多采购者在预算分配时,容易忽略布线系统的重要性。
但随着智慧城市宽频建设、物联网等应用渐趋成熟,光纤到府等攸关各种智慧应用的宽频建设正加速进行,且需要多重系统相互作用才能达成‘智慧’应用,在实现便捷、高效的前提上,势必需要结构化布线系统为流通资讯提供更多的保障,无疑为结构化布线系统带来无限商机,更因为市场至今让未出现某一厂商一家独大的情况,众多厂商百花齐放,更让结构布线系统的未来充满想像空间。
此外,迅速膨胀的网路资料量,也让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价值更容易凸显。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的研究报告显示,到2018年,全球大数据(Big Data)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6%,从148.7亿美元增至463.4亿美元。想要由资讯化发展到智慧化,关键就是要引入大数据处理的技术,也给了结构化布线系统一个飞跃的机会。
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,大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,当行动宽频发展到4G时,因为移动端的资料量对于即时实现的要求将更为提高,资料获取和传输的速度及稳定性的需求也将大大提高,不管是交通、医疗、教育或城市管理等,都促成结构化布线系统的重要性,势必会有增无减。
打破结构化布线系统比较贵的迷思
但结构化布线系统在国内推广仍受到许多限制,如许多人误以为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价格较高,ZMAN指出,决定机房布线费用的主要关键,在于布线材料及工人素质,只要是遵照标准施作的布线系统,又能通过测试,即使用价格较低的国产布线材料,一样可以完成结构化布线系统。
其他常见的错误观念,还包括把商用建筑的结构化布线标准,胡乱套到机房或资料中心使用,ZMAN表示,两者的观念虽然可以互通,但是在设计上还是有差异。此外,许多人也常误以为一定要将电话、电脑、无线AP、摄影机、门禁等整合到同一布线系统,才叫结构化布线系统,但其实即使只是单纯跑网路,只要照标准施作,仍然是结构化布线系统。